辽宁本钢
2025-09-03
NBA不缺少各种“稀奇古怪”的历史记录,以供后来者追逐、超越,正是这种 “破与立” 的循环,让 NBA 在接近80余年的历史中始终充满活力。从乔治・麦肯的统治到乔丹的传奇,从科比的81分到库里的三分狂潮,无数纪录不断被改写,见证着篮球运动的进化。但总有一些纪录,如同横亘在历史长河中的巨石,不仅难以被打破,甚至连 “接近” 都成为奢望。它们或是依托于特定的时代背景,或是凝聚了独一无二的个人天赋与意志,哪怕再过数十年,恐怕依旧会矗立在 NBA 的纪录簿上。以下这 5 个记录,便是最好的证明。
比尔・拉塞尔的11 枚总冠军戒指
总冠军是NBA球员的终极追求,但没有人能像比尔・拉塞尔那样,将 “夺冠” 变成一种常态。在13年职业生涯里,拉塞尔一共捧起 11 枚总冠军戒指,其中包括一次8连冠(1959-1966),这样的成拉塞尔赢得 “指环王” 的绰号。
有人说,拉塞尔的时代球队太少(巅峰期联盟仅 8-14 支球队),竞争远不如现在激烈。但事实是,即便在当时,能连续8年压制所有对手,本身就是不可复制的统治力。拉塞尔作为中锋,不仅是防守端的 “禁区守护神”(职业生涯场均 22.5 篮板),更用领导力将凯尔特人打造成 “王朝机器”—— 他懂得如何让队友发挥最大价值,如何在关键战中扛住压力,这种 “团队凝聚力 + 个人能力” 的结合,让凯尔特人成为那个时代的 “不可战胜”。
对比现代篮球,这一纪录的难度更显夸张。如今联盟30支球队,竞争格局早已从 “几支豪强争霸” 变成 “多队制衡”,工资帽规则、球星流动性等因素,让 “连冠” 都成为奢望 —— 自2014年马刺后,再也没有球队能完成三连冠,现役球员中,詹姆斯和库里以4冠并列最多,距离11冠差了整整 7 个层级。
迈克尔・乔丹的10 次得分王
得分王是衡量球员进攻能力的重要标尺,但能10次捧起这一奖杯,意味着球员必须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,始终保持联盟顶级的得分效率与欲望 —— 这一点,只有乔丹做到了。乔丹的10次得分王并非 “刷数据” 的产物。从1987年到1998年,除了中途退役的两个赛季,他几乎垄断了得分王荣誉。更可怕的是,他的得分效率堪称历史顶级:职业生涯场均30.1分,10次得分王赛季场均最低 30.4 分(1992-93 赛季),最高 37.1 分(1986-87 赛季),且从未因追求得分而牺牲球队战绩 ——6 次总冠军、5 次 MVP 的荣誉,证明他是 “数据与胜利” 的完美平衡者。
后来者想要接近这一纪录,需要满足三个条件:极致的得分天赋、漫长的巅峰期、健康的身体。但放眼现役,最接近的杜兰特仅4次得分王,近20年也只有艾弗森与杜兰特持平;即便是 “远古神兽” 张伯伦,也仅7次得分王。现代篮球更强调团队协作,球星很少会为了得分王 “无限开火”,且防守强度、规则变化虽提升了得分数据,但也让 “连续统治得分榜” 变得更难。
威尔特・张伯伦的单场 100 分
单场100分,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 “非现实” 的色彩。1962 年 3 月 2 日,张伯伦在对阵尼克斯的比赛中狂砍 100 分,其中下半场 61 分,第四节单节 31 分,全场 63 投 36 中,罚球 32 中 28—— 这样的表现,哪怕在篮球游戏里都需要 “修改参数” 才能实现。有人质疑这场比赛的含金量:尽管当时没有 24 秒违例规则,但不可否认的是,能在一场比赛中保持如此高强度的得分节奏,本身就需要逆天的身体天赋与得分技巧。张伯伦身高 2.16 米,却拥有中锋中罕见的灵活性,既能篮下强打,也能中距离跳投,这种 “全面性” 让他在那个年代难逢对手。
现代篮球想要复制这一纪录,难如登天。如今一场 NBA 比赛节奏更快(场均回合数从 60 年代的 80 + 提升到现在的 99+),但防守体系更严密,球星场均出手通常在 20-25 次,即便是 “得分狂魔” 科比,单场81分已是极限(2006 年,46 投 28 中);且现代球队更注重 “体育精神”,绝不会放任对手刷分,甚至会通过战术犯规等方式打断得分节奏。近 20 年,单场 60 + 已属罕见,70 + 仅少数人做到,张伯伦的100 分,注定是 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 的神话。
勒布朗・詹姆斯:“411 工程”,全能数据的终极丰碑
“411 工程” 指的是 40000 分 + 10000 篮板 + 10000 助攻,这是詹姆斯在 2023-24 赛季达成的历史唯一成就。单看每个数据,或许有人能接近:贾巴尔的38387 分曾保持得分纪录多年,卡尔・马龙的14968 篮板位列历史第二,约翰・斯托克顿的15806助攻无人能及。但能将三项数据都拉到 “4 万 + 1 万 + 1 万” 的高度,只有詹姆斯做到了。
这一纪录的难点,在于 “全面性” 与 “持久性” 的结合。得分上 40000 分,需要场均 25 分打满 20 个赛季;篮板 10000 个,意味着场均需 6.5 篮板以上;助攻 10000 次,场均需 6.5 次以上 —— 这要求球员不仅是得分手,还得是篮板手和组织者,且要在 20 年职业生涯中保持高水平。詹姆斯做到了:他从 2003 年进入联盟至今,几乎每年都保持 25+7+7 的水准,38 岁时仍能场均 25.7 分,这种 “常青树” 属性在 NBA 历史上绝无仅有。
现役球员中,东契奇被认为是最可能接近 “全能数据” 的新星,但他 24 岁时总得分刚过 10000 分,想要达到 40000 分需再打 15 个赛季且保持场均 30 分,难度极大,未来有人想要超越 “411”,几乎没有可能。
蒂姆・邓肯:一人一城 1000 胜,忠诚与稳定的极致象征
NBA历史上,仅有4名球员赢下过1000场比赛(罗伯特・帕里什、贾巴尔、邓肯、以及詹姆斯),但能在同一支球队达成1000 胜的,只有邓肯一人。从 1997 年到 2016 年,邓肯身披马刺战袍征战19个赛季,帮助球队赢下1001场比赛,胜率高达64.6%,期间5次夺冠,成为 “一人一城” 的完美范本。1000胜意味着平均每个赛季要赢下 52.6 场,这需要球队长期保持竞争力:既要有稳定的核心框架,也要有应对阵容老化的调整能力。
邓肯从 “飞天遁地的状元” 转型为 “地板流的基石”,心甘情愿为年轻人让位,用 “降薪”“减少球权” 维持团队平衡,这种 “牺牲精神” 在现代篮球中极为罕见。如今的 NBA,球星流动性越来越高,“一人一城” 本身就成了奢侈品 —— 现役球员中,库里是少数坚守者,但库里目前胜场数刚过700,距离 1000 胜仍需至少 5 个赛季保持 50 胜;且现代篮球节奏更快,伤病风险更高,球队很难 19 年如一日保持竞争力。邓肯的 1000 胜,是 “个人能力 + 团队体系 + 时代背景” 的独一无二的产物,未来或许会有 “一人一城” 的忠诚者,但想赢下 1000 场?难如登天。
不得不承认,未来,会有新的纪录诞生,会有新的传奇崛起,但这些纪录,大概率会像一座座丰碑,永远矗立在NBA的历史长河中,提醒着人们:有些伟大,注定难以超越。
因祸得福!一仗干到西班牙联赛,球迷:他俩真是自己“打”出来的
至于即将赴欧的张峻豪和黄秋实,如果这次去到西班牙U22联赛真的能打出名堂,不排除辽篮会借鉴此方式,把一些暂时在一队打不上球的好苗子送到欧洲历练一番,毕竟球队助教乌戈在欧洲方面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人脉,也希望这两位辽篮小伙可以在异国他乡给自己好好争口气,别辜负了球队对他们的期望。
2025-09-03
目前,参加群众组的三支队伍全部集结中山,广东德普盈峰将参加男子A组决赛,比赛将于9月5-10日在沙溪体育馆和沙溪龙瑞篮球场进行;广东德心水将参加男子B组决赛,比赛将于9月4-9日在大涌青岗体育公园、南区恒美篮球场进行;C组的比赛将于9月4-9日在中山体育馆进行。
2025-09-03
选外援更加谨慎,鲍威尔伤病是隐患,山东男篮第三外援为新面孔!
外援政策收紧让山东男篮选择了经验与潜力并存的路线。鲍威尔需要证明自己已从小腿伤势中完全恢复,克里斯则需要在新合同中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。第三外援的选择将决定山东内线的最终实力,球队需要一位纯正中锋来巩固篮下防守,让克里斯能够更多地发挥他在进攻端的优势。山东男篮的重建之路已经开启,00后球员占比将达到50%,创下队史纪录。邱彪要求球队场均提速12%,回合数从88.3次增至95次。这条年轻化之路虽然冒险,却可能是山东篮球未来最重要的投资。
2025-09-03
另外一个可能性,就是辽篮和浙江队沟通,希望得到余嘉豪,并送出张镇麟,估计这笔交易,浙江队会动心,可是人家余嘉豪要去海外打球,已经加盟西甲,一时半会回不来,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,辽宁男篮想法很好,毕竟韩德君退役,内线需要补强,可是现实是残酷的,辽宁男篮想用张镇麟换来一个内线国手,没有成行很遗憾,新赛季辽篮缺兵少将,只能力争前八强了。
2025-09-03
狂轰21分20板!男篮又冒出一天才中锋:他会成为下一个杨瀚森吗?
按照张子一目前的状态和年龄推断,上一个在亚青赛上大杀四方的中国球员,应该是杨瀚森。而在今年NBA选秀大会上,杨瀚森已经被开拓者选中,成为又一个成功登陆NBA的中国球员。考虑到张子一目前只有15岁,他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。按照中国球员最近几年的成长速度,如果杨瀚森能够在NBA顺利站稳脚跟,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球员可以冲击NBA,张子一会成为下一个杨瀚森吗?
2025-09-03
CBA新赛季分组确定,首钢、广厦轻松,广东、上海、山西压力大
新赛季CBA的争冠格局基本上可以确定,卫冕冠军广厦队阵容稳定,依旧强势;上海队、北京首钢队和广东队都在休赛期进行了大规模的补强,面对总冠军跃跃欲试;山西队在后面紧追不舍。新赛季依旧会很精彩,值得期待。
2025-09-03